文 | 胖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前几天结束的大运会女子100米栏决赛里,吴艳妮以12″76的成绩夺得银牌,同时打破个人最好成绩。
吴艳妮今年夺得我国冠军赛暨世锦赛和亚运会选拔赛的冠军之后,与全国锦标赛冠军夏思凝一起得到了央视宣传,因二人成绩出众、形象好,在网络上获得了很高人气。大运会还没开始的时候,央视就开始对吴艳妮进行了高强度的追踪报道。吴艳妮夺得银牌后,央视又进行了专访,人民日报纸质版也连续两天给了图文版面,热度之高一时无两。
但后来事情起了变化,因为吴艳妮说自己的偶像是刘翔,很多营销号开始宣传吴艳妮就是“女刘翔”,更有甚者认为吴艳妮的12″76比刘翔的12″88快,已经全面超越了刘翔。可能很多人以及忘了该项目对应的男子项目110米栏需要多跑10米,或许也不知道栏架高度也差22.7cm(在正式比赛中,男子110米栏成年赛事栏高106.7cm,女子110米栏成年赛事栏高84.0cm)。
诚然,12″76是一个不错的成绩。自2014年吴淑娇在亚运会决赛以12″72夺冠以来,我国已经八年多没有过这样的成绩了。但这样夸张、有悖事实的宣传会让不怎么了解田径的老百姓形成一个错误的认知、对运动员本人会有极高的期待。一旦运动员不能取得大家预想中的成绩,这很可能会对运动员本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进一步对我国田径事业造成损失。
12″76大概是什么水平?
要衡量一个成绩达到了什么水平,目前相对最客观的评价方式是看该成绩对应的积分。
2000年国际田联推出了一个全项目通用积分系统,任何一个项目的任意成绩都有其对应的积分,这让不同项目之间的对比有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参考。虽然不同项目间会有所参差,但历经二十多年的完善,该积分系统越来越趋近于真实,得到了广泛认可。
吴艳妮三场比赛的的成绩对应的积分以及与之同积分的男子110米栏成绩(选择男子110米栏是因为刘翔的缘故,大多数人对该项目有一定印象)的对应关系如下:
预赛成绩12″98(-0.5m/s),积分1155,对应男子110米栏的13″52;
半决赛成绩12″86(+1.1m/s),积分1169,对应男子110米栏的13″45;
决赛成绩12″76(+1.0m/s),积分1182,对应男子110米栏的13″38。
这样的成绩在女子100米栏的亚洲赛事可以争金夺银,但其对应的男子110米栏成绩放在今年国内大赛是可以争银夺铜的,在亚洲赛场可以进决赛但难以争奖牌。
今年亚洲已有8人20次取得了比这更好的成绩,其中最好成绩是日本选手泉谷骏介跑出的13″04(-0.9m/s),对应积分1252,相当于女子100米栏的12″26。
相比之下,刘翔在合法风速下6次打破13秒大关,最好成绩为前世界纪录12″88(+1.1m/s),对应积分为1278,相当于女子100米栏的12″08,超过目前女子100米栏世界纪录(12″12)。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了0.5秒以上(统一换算到男子项目为0.5,换算到女子项目为0.68)。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维度来了解一下这个成绩。
首先看该成绩在近三届世界大赛里能得到一个什么成绩:
2019年田径世锦赛该项目晋级决赛的资格线成绩为12″65(0.6m/s),该成绩会遗憾止步半决赛;2021年奥运会该项目晋级决赛的资格线成绩为12″67(-0.2m/s),该成绩会遗憾止步半决赛;2022年田径世锦赛该项目晋级决赛的资格线成绩为12″50(0.9m/s),该成绩会以较大差距止步半决赛。
其次看12″76这个成绩的世界排名:
今年截止到本日,该成绩按人排名为并列37位,按成绩排名为并列176位(预计今年最终排名会降到200多位),但在2021年按人排名为32位,按成绩排名为并列135位;在2019年按人排名为28位,按成绩排名为并列109位。追溯到2014年吴淑娇的12″72按人排是可以排到第18名的,按成绩排54名。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女子100米栏项目整体上正在高速进步,世界大赛的决赛门槛越来越高,而我们经过努力追赶也只是维持住了成绩上的原地踏步,相对世界领先水平还有所倒退。
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我们千万不要对运动员报以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希望大家在通过本文了解该项目之后,可以平静、客观地看待未来我国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正常发挥却无法晋级决赛的可能。
刘翔达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既然提到了刘翔,笔者也打算借此机会正本清源。一直以来国内媒体对刘翔的宣传定位是亚洲第一,似乎有意无意地避免讨论刘翔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地位。
按照笔者的了解,大概还是对“人种论”盲目接受、崇洋媚外的心态作祟,他们从心理层面就畏惧西方,把欧美体育强国当做是不可攀登的高峰。虽然刘翔、苏炳添、谢震业等人的惊人成绩击碎了所谓的“人种论”,但历史的惯性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
田径世锦赛40周年系列海报中有一张“男子110米栏王者之争”,从左到右依次是阿兰·约翰逊、刘翔、柯林·杰克逊、格雷格·福斯特。如果再算上奥运会取得的荣誉,能被列入历史第一人讨论范围的就只有阿兰·约翰逊和刘翔了。
阿兰的优势在于世锦赛冠军更多,荣誉占优,劣势是没有保持过世界纪录;刘翔的优势在于一破一平世界纪录,是男子110米栏历史上唯一一个拥有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世界纪录、奥运纪录(保持至今)的“大满贯”选手,劣势是因不科学训练导致的长期伤病造成成绩厚度不足。
已经保底项目历史前二人的刘翔的历史地位已经不是什么“亚洲第一人”能概括万一的。
说回正题,吴艳妮如果真的要成为“女刘翔”还需要完成什么成绩呢?如今吴艳妮已经入围2024年巴黎奥运会,如果她能够以12″12夺冠并打破奥运纪录、平世界纪录,并在2025年田径世锦赛以12″08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我们就可以认为她成功复制了刘翔的成就,变成了真正的“女刘翔”。
虽然怎么想也不可能,但如果能通过合理的宣传让更多有天赋的年轻人热爱并参与这个项目,以后未必不会出现一个真正的“女刘翔”。
我国田径该何去何从
体育是重要的意识形态宣传工具。西方发达国家一贯喜欢利用先发优势取得某些体育比赛成绩,借此获得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来歧视其他种族。用来系统性地歧视东亚人的体育“人种论”就是借此诞生的,田径就是“人种论”泛滥的重灾区。
我国体育事业起步晚、发展慢,落后世界水平较多。如果按部就班地发展,很可能会长期沦为奖牌榜的看客,逐渐强化“人种论”造成的刻板印象。我国为了解决这种困局,实施了“金牌战略”,重点发展职业化程度低的“小、巧、难、女、少”项目来实现弯道超车,也因此形成了远离群众的体工队模式。在提振民族信心的同时,也造成了群众只知金牌而不了解各项目的基本常识。
田径运动发展充分、竞争强度大,大部分项目不是我国的“金牌战略”的主要目标,只有女子中长跑、女子投掷项目成为优势项目。后来,马家军东窗事发,少了一个稳定的奖牌来源,我国田径从此进入了一个成绩不好不坏、没人关注的阶段。近几次世界大赛奖牌榜我国都是处于5-10名的区间,成绩不突出也就得不到什么宣传,国内的田径赛事也很难被央视体育频道直播,就少了一个让更多人了解田径的平台。田径在我国就逐渐成为一个小众项目,缺乏关注,难有热度。
吴艳妮和夏思凝的出圈给我国田径带来了一定的热度,但我国田径事业的最根本问题在于群众参与度极低,流量运动员吸引来的粉丝大多数对田径不感兴趣,也缺乏最基本的了解,甚至出现了“粉圈”行为。
通过流量来带动田径的热度虽然见效快,但后患也大。某些粉丝的粉圈行为不仅败坏路人缘,让运动员喜提“粉丝行为偶像买单”;也会把运动员捧到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高度,运动员一旦成绩下滑就容易遭受反噬。
2005年大运会“眼镜飞人”胡凯以10″30夺得男子百米金牌,央视称之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块世界大赛男子百米金牌”并进行了长期宣传。这个名头太大,给运动员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毕竟大运会不是真正的“世界大赛”,10″30的成绩到了真正的世界大赛,连半决赛都无法进入。
这种事情一旦发生,不怎么了解田径的观众心里会产生极大的落差,会因此去质疑运动员的水平、发挥乃至意志品质。好在那时网络还不普及,没有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如今网络普及,无论官媒还是自媒体,如果还是像过去那样宣传,一旦出现翻车,就不是那么容易收场了。与其逮着几个运动员去宣传,不如多在直播解说中普及田径相关知识。
另外,普及校园体育也可以作为一个配套措施。美国的NCAA就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式,我国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部分借鉴。
田径是校园内最容易展开的运动项目(相信大家对学生时代的校运会还有记忆),如果能打通多部门联合(目前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把全员参与的校园田径搞起来,不仅可以增加选拔范围,更有利于选出适合田径运动的人才,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参与度低的问题。以后田径成绩起来了,出现越来越多像刘翔那样的国际巨星,也就不用担心没有热度了。
剩下的就是需要通过水磨工夫去提高的,比如运动科学理论与实践。我国目前在运动科学方面是全方位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甚至不如一些有田径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比如牙买加。
我国目前依旧存在理论水平落后(比如地方队喜欢拔苗助长使得运动员潜力提前耗尽,这也与我国不科学的选拔制度有关)、训练方式不科学(比如训练量过大导致运动员伤病过多)、运动康复水平差(运动员一旦受伤就很难恢复巅峰)等问题,这就使得本就选拔范围狭窄的我们更是雪上加霜。
即使在这样的地狱级难度的条件下,我们依旧拥有了刘翔、苏炳添等足以打破“人种论”的世界级运动员,由此可见黄种人的运动天赋并不比其他人种差,差的只是将天赋兑现的方法。如果以后我国田径事业能够走上正轨,就会有更多的刘翔、苏炳添这个水平的田径运动员,“人种论”才会被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标签: